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新城投資官方微信,實時了解公司最新動態!
攀西:四川旅游熱門地。
看西昌——雞年央視春晚分會場選址西昌,這片陽光燦爛之地,成為春節黃金周全川旅游的熱門地,西昌所在的涼山州共接待游客403.7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88億元。
看攀枝花——春節七天,前往攀枝花 “逐日”的游客也達到了157.93萬人次!
調查顯示,前往攀西的游客不僅來自于省內,也不只來自于傳統的重慶、云南、貴州等西南地區,還有很多來自西安、北京、廣州、上海等各大城市,不少人還是自駕而來。
攀西經濟區包括攀枝花市和涼山州,這里是全川氣候最溫暖的地方,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隨著“打造陽光康養旅游度假勝地”發展戰略的推進,攀西旅游將持續升溫。
全域旅游 提升產業熱度
在全省發展格局中,攀西經濟區被定位為“全國知名陽光康養旅游度假勝地”,并入選四川省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名單。不難看出,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建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無疑是攀西經濟區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今年,兩地定下的旅游發展目標是:涼山州旅游收入目標350億元,攀枝花市將確保實現旅游總收入275億元。
目標來自于足夠的底氣——
2016年底時,國內文化旅游龍頭企業——東方園林集團大舉進駐攀枝花,與當地簽訂了“攀枝花市全域旅游產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將推動攀枝花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統領,攀枝花市整合《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市規劃》《攀枝花市旅游總體規劃》《“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編制《攀枝花市全域旅游規劃》。同時開展大黑山、米易梯田、二灘山水等旅游景區以及度假酒店、旅游集鎮的招商引資,為康養陽光旅游體系打造扎下根基。
2017年伊始,涼山州便將“啟動實施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加快構建大旅游產業體系,實現旅游產品多樣化、服務便利化、管理精細化、市場國際化,打造‘大涼山’全域旅游度假品牌,加速推動旅游資源大州向旅游經濟強州跨越”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旅游成為優先發展的重大產業。
涼山州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四川日報記者,2017年涼山州將力爭把旅游產業發展成為千億級旅游集群,在打造國際、陽光、康養、休閑旅游目的地,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同時,更將加快推進瀘沽湖景區、彝海靈山景區創建5A級旅游景區工作,并推進鹽源公母山、木里康塢大寺—寸冬海子等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工作。
去年,隨著“懸崖上的村莊”的報道紅遍網絡,不久之后,懸崖上的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勒爾村修起了鋼梯,春節期間吸引來眾多游客。今年,涼山州將對全州136個貧困村開展旅游扶貧工作,讓居住在深山區的貧困人口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民俗風情,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增強了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吃上旅游飯。
特色旅游 帶動市場熱度
“陽光康養”是攀西地區最具特色的賣點,不僅是省內其他旅游地難以媲美的,在全國也獨領風騷。圍繞“陽光康養”打造特色線路與節慶活動旅游,成為攀西旅游市場保持熱度的法寶。
在攀西經濟區旅游發展規劃中,未來將形成四大特色旅游帶:成都—西昌—攀枝花之陽光康養旅游帶;迪慶—麗江—大理—攀枝花—西昌—成都之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成都—西昌—攀枝花—昆明之民族風情觀光旅游走廊;成都—攀枝花—昆明—東南亞之“南絲綢之路”東南亞旅行大通道。在此目標下,涼山州2017年將重點推出冕寧野勒—大橋水庫—彝海—靈山—衛星發射基地—乘船進木里—寸東海子—瀘沽湖—公母山—西昌的旅游精品大環線,將讓游客體驗到紅色旅游文化、航天文化、摩梭文化,欣賞到野勒、寸冬海、瀘沽湖等大美自然風光。
涼山州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主推的東線以濃郁彝族風情為主,沿途有巖畫、濕地等大美的自然風光,加上彝族服飾文化、畢摩文化、火把文化等濃郁的民俗風情,是一條彝族文化體驗經濟帶。除此之外,還將打造西部香格里拉國際人文生態旅游區,南部攀西大裂谷生態休閑旅游區,北部紅色文化和航天科技體驗旅游區,中部安寧河谷“農、文、旅”休閑觀光度假旅游區,令涼山州東西南北中發展旅游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