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新城投資官方微信,實時了解公司最新動態!
中國網9月24日訊 2013年3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出席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時表示,旅游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旅游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游是修身養性之道,中華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讀書結合在一起,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016年6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他明確指出,消費的主導作用、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的優勢在不斷顯現,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快速發展,既拉動了消費增長,也促進了消費升級。這是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旅游列為“消費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后,又一次被國家領導人進行高規格定位,進一步凸顯了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日益重要的功能與作用。
毫無疑問,中國旅游的崛起已經改變了世界旅游發展格局,中國旅游正在主導世界旅游話語權,傳播中國好聲音。對于世界各國來說,世界旅游的“中國經驗”,主要體現在以“政府主導”集中力量辦大事,上下齊心成大業的體制優勢;也體現在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大眾旅游消費需求的強大驅動。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高度評價中國旅游成就
2016年5月18至5月21日,由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和中國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世界旅游業而言,中國地位舉足輕重,中國現在已成為世界旅游業的領軍者,具備繼續引領世界旅游增長的全方位條件。
他直言,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國人不斷增加的收入,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以及對出境旅游的政策支持,中國出境游客從2000年的1000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28億人次。與此同時,中國躋身第四大入境旅游國,國內游市場也令外界矚目。
“2015年,中國旅游市場出入境游客數量達到近2.5億人次,這一數據足以改變世界旅游版圖。”瑞法依如是表示,“對世界旅游業而言,中國的地位舉足輕重。”
“旅游業是促進和平和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這個行業讓人們臉上帶著笑容,互相之間獲得交流和理解,對未來充滿希望。”瑞法依強調,“旅游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能為子孫后代謀福祉。‘中國經驗’的分享和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將帶來中國旅游業真正的繁榮,它是讓未來充滿希望的行業,更是發展與和平的重要領域。”
“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這不僅意味著中國向海外輸出了大量游客,更重要的是,人們對中國的看法也隨之改變了。每個中國游客在了解外國的同時,也吸引著外國游客前往中國。”瑞法依如是表示。
“中國政府制定了在‘十三五’期間通過發展旅游帶動17%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宏偉規劃,特別是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瑞法依說,“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旅游目的地,中國在旅游行業已經擁有了世界旅游領導者的地位。在旅游產業領域,世界各國必須要對中國進行重新定位。”
此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此前曾在多個場合表示,中國旅游業天然具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特征,尤其是“共享”,它對打破城鄉分割、國家地區藩籬,具有先鋒的作用。中國旅游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旅游促進就業、旅游扶貧、鄉村旅游、政府推動旅游、旅游+發展戰略、旅游廁所革命等方面都獲得了許多經驗。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居民國內旅游突破40億人次、支出額占居民消費支出的10%,出境游客超過1.2億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3億人次,旅游收入4萬多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居民人均出游次數和旅游收入還將翻一番。
《福布斯》雜志稱,中國游客成為全球規模最大且帶來利潤最多的游客大軍,成為全世界都在爭奪的主要客源國。
四川旅游正在崛起,產業發展迎來黃金期
文明、友好、幸福,這是全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對于中國人來說,基于旅游的人文交流,是傳遞情感價值、增進中國與世界互通互融不可或缺的“溫情紐帶”;開放、好客、分享,它是東方禮儀之精髓,也是共享同樂之妙趣。旅游的本質,就是開放和共享。沒有開放,固步自封,沒有共享,自我陶醉,旅游也就無從談起。
一方面,中國旅游遵循市場規律,以“政府主導”推動整體發展的模式,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呈現出“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度優越性。另一方面,各地因地制宜求發展,立足本土優勢,放眼國際趨勢,在各個細分領域都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形成既有整體性,又有局部性,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的“中國模式”。
7月23日,在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上,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表示,四川歷來有“天下山水之觀在于蜀”的美譽,這里自然風光獨具魅力、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民族風情濃郁多姿、多種文化交相輝映,發展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旅游業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其培育、發展、壯大必然建立在經濟的健康發展之上。近年來四川始終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定力,堅定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奮力推進“兩個跨越”,全省經濟保持平穩健康較快發展,為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注入了強大動力。
——旅游業是兼具經濟與社會功能的綜合性產業。近年來四川始終堅持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特色農牧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規模不斷壯大、體系更加完備,為旅游業整合上下游資源、延伸產業鏈條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旅游業的加快發展,離不開快捷便利的區位交通優勢。四川處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是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的重要交通走廊。近年來,四川大力推進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區位交通條件不斷改善。這必將進一步拉近四川與世界的時空距離,更好匯集起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資源要素。
——旅游業的轉型發展,離不開全方位的對外開放。近年來四川成功舉辦系列投資促進活動和國際性展會、論壇,取得了簽約金額超過3萬億、履約率超過80%的豐碩成果,充分說明四川確實是創業興業的好地方。四川旅游業正敞開懷抱,迎接海內外各方投資者。
——旅游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巨大的消費潛力。四川人均GDP已經超過5700美元,居民消費正由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性消費轉變,高品質、個性化、多樣化的旅游消費需求爆發式增長,巨大的旅游消費市場有待海內外各方投資者進一步挖掘。
王東明斷定,四川旅游發展的黃金時期已經來臨。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四川累計實現旅游總收入2.07萬億元、旅游經濟總量升至全國第5位。五年來,四川新增5A級景區7家、總數達到10家,成功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7個;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26.9%、連續跨過5個千億元臺階。
2015年,四川接待國內省外游客2.45億人次、接待入境游客273.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6210.5億元,旅游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5.19%,已經成為四川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四川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之路異常艱辛。改革開放以來,四川旅游業走過了從“接待事業型”到“經濟產業型”,再到“產業支撐型”的發展歷程,正在快步邁入大眾旅游新時代。
近些年,四川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全省建成進出川大通道27條,高速公路、鐵路通車總里程分別達6176公里、4700公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去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220萬人,隨著天府國際機場加快建設,成都將成為國內第3個擁有“一市兩場”的特大型區域航空樞紐城市。
在此期間,四川省委、省政府充分發揮旅游業對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的重要引擎作用,把旅游業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出臺《關于加快建設旅游經濟強省的意見》,成立省旅游發展委員會,設立100億元旅游產業創新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深化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進依法治旅規范市場工作,打出了政策扶持、資金保障、依法管理等一套“組合拳”,開啟了四川旅游發展的黃金時期。
四川民族地區特別是藏區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在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突出文化生態特色,讓游客處處體驗藏區旅游的獨特魅力。蘆山地震災區也是四川旅游業發展的重點地區。重建伊始就明確以全域旅游為重點推進服務業,推動鄉村度假、農事體驗、山地生態旅游等新業態蓬勃興起。去年,災區旅游綜合收入實現152.3億元、比震前增長近一倍,成為四川發展全域旅游的一次成功探索。
與此同時,四川深入實施“旅游+互聯網”戰略,整合旅游、氣象、環保、公安等資源,搭建聯動指揮、戶外應急救援和多語種旅游咨詢等平臺,初步形成集管理、服務、營銷為一體的智慧旅游體系。并進一步拓展旅游在線服務、網絡營銷、電子支付等,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讓大家到四川旅游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舒心。
四川在圍繞加快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練好“內功”的同時,大張旗鼓推介四川:打造大九寨、大熊貓、大香格里拉等“金字招牌”,去年面向全球推出“四川,不僅僅有熊貓”的旅游新口號;與美國內華達州、韓國首爾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法國、日本等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境外營銷中心;精準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開展“歐洲熊貓粉絲四川探親之旅”系列跨國營銷活動。
在招商引資方面,自2013年以來,四川省旅游招商簽約額達385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2724億元,為四川旅游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今年以來,四川全力實施旅游投資“雙千億”工程,突出旅游項目創新管理,重磅推出了“8+30+100”全省優選旅游項目,吸引了廣大投資商的關注。數據顯示,今年 1-8月,四川省旅游項目簽約逾900億元,同比增長28%,完成旅游實際投資851億元,同比增長81%。
在第三屆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上,四川繼續推介“8+30+100”優選旅游項目,集中簽約旅游項目24個,簽約總額447.42億元。這24個項目涉及多個領域、多種業態,引發了實力企業競相跨界投資旅游,旅游正在成為四川吸引投資的橋頭堡和主力軍。截止目前,今年四川省已經完成旅游項目簽約逾1350億元,超額35%提前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達的旅游投資“雙千億”招商簽約任務。
四川,正在邁向向旅游經濟強省的路上。目前,四川以優化旅游產業布局為突破口,強化成都增長極地位,推動成德綿廣眉樂、成渝旅游經濟帶建設,支持川西北、川南、雅攀西、川東北四大特色旅游經濟區錯位發展,加快11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打造大成都、大峨眉、大攀西、大巴山等重點旅游目的地,初步形成四川旅游多點、多極支撐的發展格局。(伍策 尤紫璇)